俗話說,“數九寒天,冷在三九!比盘斓,天寒地凍,陰極陽升,大自然處于陰陽交替階段,也是人體陽氣很弱的時候,容易導致人體陽氣斂藏,氣血不暢,寒凝脈絡,身體虛弱,從而引發一系列的病痛,因此是危險的時節之一。
“三九補一冬,來年無病痛!”這段時間也是一年中很適合養生的時間!這個時節保養得好,來年一整年都能生龍活虎,能量充足!
除了食補和加強鍛煉外,經常按摩穴位,對身體健康也有一定的幫助,提升免疫力。因此古法經絡建議,“三九天”可用古法經絡,穴位按摩通經絡、活血化瘀,促進新陳代謝,改善血液循環。
那么,需要按摩哪些穴位呢?經道堂分享5個簡單的養生穴,在家就可給自己和家人調理。
氣海穴01
氣海穴為任脈的首要穴道,為丹田之所在,稱為升氣之海。前人有“氣海一穴暖全身”之譽稱。
1.所屬經脈
任脈
2. 主調
臨床驗證,氣海穴確有調整全身虛弱狀態,增強免疫及防衛功能的作用。對先天體質虛弱、后天勞損太過者有很大的保健作用。按摩氣海穴可以改善大便不通、月經不調、痛經等癥狀。培補元氣、益腎固精、補益回陽、延年益壽。
3. 位置
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,當臍中下1.5寸。
關元穴02
古人稱之為人身體的元陰、元陽交關之處,“玄之又玄,眾妙之門”。
1.所屬經脈
任脈
2. 主調
常常按摩關元穴,可以起到調理痛經、補腎虛、元氣虛損、腹痛、疝氣、婦科男科,調節內分泌,促進血液循環、強身健體的功效。補益陽氣,對神經衰弱、失眠癥、手腳冰冷等有效。
3. 位置
在下腹部,前正中線上,當臍中下3寸。
足三里穴03
“按摩足三里,勝吃老母雞”。
1.所屬經脈
足陽明胃經
2. 主調
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、增強抗病能力、調理脾胃、補中益氣、通經活絡、疏風化濕、扶正祛邪的作用。有些人吃東西就發脹、老是噯氣、胃痛,也可用來調理脾胃,達到一定的刺激量后,就能增加胃腸消化道動力。
3. 位置
在小腿前外側,當犢鼻下3寸,距脛骨前緣一橫指。(此穴為雙穴,左右各一)
涌泉穴04
《黃帝內經》中說:“腎出于涌泉,涌泉者足心也!币馑际钦f:腎經之氣猶如源泉之水,來源于足下,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處。所以,涌泉穴在人體養生、預防保健等各個方面顯示出它的重要作用。
1.所屬經脈
足少陰腎經
2. 主調
神經衰弱、精力減退、倦怠感、婦科、失眠、多眠癥、高血壓、暈眩、焦躁、足心熱、小兒驚風、更年期障礙、怕冷癥、腎臟等。
3. 位置
在人體足底穴位,位于足前部凹陷處第2、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。(此穴為雙穴,左右各一)
腎俞穴05
腰為腎之府,腎為人體先天之本,主宰著人的生長、發育和生殖。腰背部受到寒冷刺激,容易感冒,也易使局部血管收縮,血流減緩,引起腰背部疼痛。腎俞穴對于腎臟的功能有著非常重要的保健作用。
1.所屬經脈
足太陽膀胱經
2. 主調
改善腎臟功能,調理遺尿、遺精、陽痿不育等泌尿系統、月經不調、帶下婦科,養護好先天之本,激發先天潛能,充沛人體精力,促進人體造血和排毒機能,達到調節陽經氣血、養生健體、延緩衰老的目的。
3. 位置
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,旁開1.5寸。(此穴為雙穴,左右各一)
喜歡的朋友們,記得分享給你的家人,經道堂會持續為您分享健康知識。
注:經絡調理,不能替代醫藥!
免責聲明:文字及圖片來源于網絡,僅供學習、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業用途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以作處理。本聲明未涉及的問題參見國家有關法律法規,當本聲明與國家法律法規沖突時,以國家法律法規為準。